闪耀在边缘的光芒

——写于《阅读》发行20期之际

已经高二了。忙碌的学习已渐渐让人感觉到高考的沉重。大部头的书是没有耐心看了,然而每周一期的《阅读》还是一定会认真读的。很快的,我就要离开这所学习了六年的学校了。如果将来有人问我,杭外最让我难忘的、重视的、珍爱的、骄傲的、感激的……是什么,我一定会告诉他——《阅读》。
边上放着的,正是厚厚一叠《阅读》。第一期的纸张,微微发黄。上面有我当时满怀激情写下的话:“《阅读》的立足点,在思想,在个性,在深度。它拒绝华而不实,拒绝矫揉造作,也拒绝故作深沉。它强调的是真实、博大而严肃的文学”。那时,是明媚的春光,是美丽的老校园,是几个(是的,仅仅是几个)热心的社员,共同促进了《阅读》的诞生。
令人欣慰的是,它倔强的成长了、茁壮了。稚嫩的根,还是牢牢抓住了并不肥沃的土壤。与主流的、受广大同学欢迎的通俗文学、流行音乐相比,它得到的阳光太少了。但毕竟,有人爱它,有人呵护它,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它。韩少功、李慎之、奥威尔、昆德拉、自由主义专题(柏林、朱学勤、林贤治、谢泳、顾准)、加缪、川端、帕索里尼……直到最近的报人系列(王芸生与《大公报》、储安平与《观察》、史量才与《申报》),《阅读》一直走着文化、思想、多元这一艰难的边缘化道路,每一个脚步,都踏实而沉重。从最初免费分发的传单,到如今众人纷纷订阅的周刊;从开始两三个人的讨论、编排,到现在几十个人正式运作的副刊编辑部;从以前毫无头绪的各个人物的介绍,到后来一个接一个理性而专业的系列专题……《阅读》成熟了,副刊的编辑们成熟了,而我们——这群幸运的读者们,也成熟了。
《阅读》能顺利地走到今天,离不开许多人的辛苦与汗水。首先要感谢的是它的前两任主编——毛亦可与蔺子同学。如若没有她们俩人广泛的阅读涉猎、超越同龄人的思想深度、令人敬佩的负责心以及一丝不苟的态度,是没有《阅读》的今天的。然后要感谢曾经在杭外做过短暂停留的范美忠老师。是他的指导与帮助,才奠定并巩固了《阅读》的思想基础。接着要感谢不惜抽出自己的空闲时间为《阅读》写稿、顾问的很多人:“思想评论”网站的站长秋风先生、知名学者傅国涌先生、新浪读书沙龙论坛斑竹啊啃1919,还有本校博览群书的知识分子朱建国老师……当然更要感谢一直支持《阅读》的所有老师、同学们。离开了你们,《阅读》的存在又有何意义?
然而,《阅读》毕竟还很年轻。如果它要继续坚持以现在的方向前行,是需要勇气与见识的。中学毕竟是一个特殊的环境。只有走得认真、走得温和、走得稳重,才能免遭灭顶之灾。希望这一帆弱小的扁舟,能顶住风雨,稳稳地驶向明天。
夜正长,路也正长。《阅读》,珍重!

马金馨
2004.3 乍暖还寒时候

Leave a comment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 Ctrl + En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