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浪潮人物介绍之:Gill

竟不知以何种语言风格开始的好。无厘头失了对mentor的恭敬,严肃又没了默契与欢喜。最好的该是如他的摄影作品般的黑白泛灰,真实而洞彻,又恨没那水平。

我只知道多年前,当我在台下靠着David的肩膀昏昏睡去的时候,我是万万不曾想到,我会在不远的将来,和刺眼的辩场灯光下那位可爱的最佳辩手再次相逢甚至一起吃湾景糟糕的食物的。我只记得当时我看着马虢要回来的他的签名,说了一句“字不怎么样”。直到在港大的第一个学期听YSP说起这个奇人,直到第二个学期加入国语辩论队,第一次开会我迟到了一个小时进去之后过了快有十分钟他突然问我名字然后说“哦原来你就是mjx”。国辩训练我没有去过几次,上场更是一次都没有。唯一一次履行队员义务去看“两大”比赛的成果也就是给他拍了两张十分没有风度的照片。

如何熟起来的竟然不记得了,只记得那段时间Gtalk上常常只有他一个人。那些个神智不甚清楚的凌晨聊过些什么也记不清了,无论是人物还是terms还是贫嘴乃至小情绪,只知道那四月到五月间的深夜都很明媚有趣(现在回头去看聊天记录还能笑喷,尽管中间洛同学努力介绍尼采的篇章我和第一次看到无异)。有7篇paper要写的一个本该很惨淡的学期由此而变得生机盎然了。期末时候他加入了旧浪潮,是否是我引荐的也不确切可知了,过程则是用某位姐姐的话说,他“屁颠屁颠的就来开会了,屁颠屁颠的就自己开始说话了,可好了”。他做了一阵子的博客主编,我做了一阵子的学社主席。然而显然在一个community中一旦有了某些role-play很多时候就不再容易那么有趣而无所顾忌,此处略去不表。暑假他还帮我给贵州的小朋友们想过辩论题目,回港后答应他要写的一篇文章至今未交,连惭愧都淡去了。

后来Mr.Air就成了我的mentor,事后证明这个师父的角色十分的恰如其分。再后来在我的请求下定了每周一次的吃饭日,虽然偶尔那个晚饭时间会被我们睡掉或者被某些特殊事件拉长。镜片背后温和而深邃的目光令人安心而温暖。三十分钟到一个小时的吃饭时间信息密度极高,尽管我总是愚钝记不得他长长一口气列出来的电影或者书,我对各类名称的不敏感的记忆力在这种时刻总是令我很懊恼。他依然很努力的给我介绍尼采,在这件事情上面我觉得他需要极大的耐心。至于到了十二月每次碰头我都递上一篇新写的paper请他修改,则是除了感激不需要别的话了。

YY问过我我对牛人的定义是什么。我思忖了半天说在港大我能说出来的牛人只有Mr.Air一个了。当然是事实我觉得“牛人”这种太过常用并且vague的称呼是不适合拿来说我的mentor的。总结一句便是,Mr.Air是我所认识的三个半诗性与理性结合的男生中的第一号,以至于我从不掩饰自己对他的欣赏。惶恐结尾,请mentor指正。

Leave a comment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 Ctrl + En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