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的色彩:行走,坐谈,阅读

2011的生活至今,算是在工作之余做成了几件挺有意思的事情。在这里小小的列举一下,或许还能再招来些志同道合的人。

One of my new year resolutions is to make 2011 more offline – anyone close to me knows that I almost spend 24 hours online. So far it’s been not bad – I did have some pretty interesting initiatives which makes life more colorful.

1. 行山 Hiking

香港在很多人眼里都是水泥森林,其实这个海岛有24个大型郊野公园,许多临海,周末登山是港人最热衷的休闲活动之一。在盛夏到来之前,我的国际行山队已经走过了城门水塘、清水湾钓鱼翁、香港最高峰大帽山、大滩>海下湾、紫罗兰山,最近一次则去了大埔踩单车。基本上每个月去一次,通常是下旬或者月尾。每次都有新朋友加入,最多一次二十多人浩浩荡荡。健身又交友,不愧为一乐事。

My international hiking team is a very random but cheerful team. We hike once a month, and we’ve been to the Junk Peak in Clear Water Bay, Tai Mo Mountain, Tai Tan Trail to Hoi Ha, the Twins on HK Island, and more. Every time we have new friends joining in, and sometimes we have as many as 20 people going together. Staying outdoor and talk to real people – instead of IM and email, is really fun.

2. 三思沙龙 T.T Sunday

对于这个活动的起源,我在之前一篇日志已经讲过,不过不妨重提:T.T Sunday的T.T指的是Think and Talk,简单说,就是想一想,聊一聊。这是一个松散的每月聚会,通常在一个慵懒的周日午后,大家各自叫上几个有观点又愿意谈的朋友出来,找一家不太吵闹的咖啡馆,聊聊中国,说说国语。

T.T Sunday is a monthly salon that I initiated for Putonghua speakers who care about China. We usually sit down together on a lazy Sunday afternoon, talking about China issues. T.T stands for think and talk. Every time we have a theme – though we usually go off-topic. We’ve talked about Nobel prize, Ai Weiwei, identity problem for mainland people in HK, web 2.0 in China, and we host in turns.

3. 漂书 Pass-It-Forward Book Exchange

作为一个喜欢读书、忍不住会买书的人来说,如何处置看过的书,真是恼人的问题。于是便有了这个将书传下去的想法。传出去的书,一概免费赠送,只是在书上会有PIF的记号,以及在书背面会写上一路传给了谁——被传到书的人,也需要履行同样的义务,再免费的将书传给下一个人。很多书现在我也不知道传到谁手里了——有很大可能是我原本完全没有机会认识的人。当你拿到一本一路传到你手里的书的时候,是不是也会会心一笑。

PIF is very self-explanatory. After finish reading a book, you don’t stack it at home, neither do you trash it. Instead, you pass it forward to someone else who also like the book. As an obligation of joining this PIF group, he or she is supposed to pass it forward again. In this way, we extend books’ shelf-life by offering it new shelves. I don’t even know who is holding my books now – probably someone that I would never have the chance to know in person. But, doesn’t that make life sweeter?

4. 下一个该发起什么呢?What’s the next?

CSCW2011:为何媒体从业者需要紧跟技术前沿

For English readers: This is my first note in a series of after-thoughts of the CSCW2011 conference which was held in China in late March. There will be English ones later. This one is contributed to International Journalists’ Network’s Chinese site, on why media professionals should follow technology trend and learn from it.

三月底的时候,去了一场名为“Computer-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的论坛。CSCW这已经是第十一场年会,之前一直在美国召开,这是第一次移师亚洲,而杭州成为主办地却也是借着阿里巴巴的东风。CSCW似乎没有官方的中文翻译,最常见的译法是“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简言之便是如何应用最前沿/较成熟的科技来帮助、深化需要多方协作的项目。

年会持续三天,有意思的一个现象是,每当我向人介绍说,我是媒体从业者,我来自香港的一家报纸的时候,对方十有八九的第一反应是——“你为什么会在这里?”

不如先说一下参加这个年会的三百多人大抵是怎样的背景——从地域来说,有百来人来自欧美,另百来人来自亚洲各国。从工作来说,有一半来自学界(尤其是计算机科研较突出的高校,例如卡耐基梅隆、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密歇根大学等等),另一半来自业界,即各大研究院(例如微软研究院、IBM研究院、诺基亚研究院、中国移动研究院,等等)。大部分人都和计算机研究或者应用脱不了干系。

于是大家的第一反应显得没有那么不可理解——一个媒体从业者,在一群搞计算机的人里面,做什么呢?而这个问题背后的假设是:做新闻的(尤其是传统报业的),和做计算机的,八竿子打不着,老死不相往来才是正道。

而事实上,这个局面,至少在美国,早已开始改变。比较出名的打破这堵高墙的是“Hacks/Hackers”。这个组织的口号很简单,就是当新闻遇到科技(Journalism meets technology)。这里的Hack指的是媒体从业者;Hackers指的是科技从业者。而它的目标是,“重启新闻业”。两者的交汇点在于,媒体需要借助科技的力量来做更好更深入的报道、将自己的产品更广泛的推向大众、以及寻找更具可持续性的商业模式;而计算机领域有很大一部分是钻研如何更好地储存、应用、展示信息。信息的价值,便是两者的结合点

美国的传统媒体已经衰落到了一个记者编辑人人自危的地步,不少在美国的朋友都跑到中国来找工作。这种强烈的危机感促使当地的媒体从业者都自觉自愿的学习最新的科技,以帮助自己稳定或者找寻新的工作。熟练使用新媒体已经成为简历上必不可少的筹码——相比之下,中国的记者编辑们开围脖的压力要小的多,并且更多可以慢慢享受新媒体所带来的乐趣。

而科技能给媒体带来的益处其实也早已突破了新闻的做法那么简单。回到CSCW这个会议,面对对方“你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的问题的时候,我最详尽的一次解答主要包括了这样几个要点:1. 传统媒体不行了,我们要学习科技以自救;2. 传统媒体现在也不尽然传统了,我们作为一家百年老报,还是会做一些公众协同项目的,例如我主管的公民地图;3. 媒体的职责不光是做传播、做新闻,也考虑社会责任,而计算机领域有非常多值得借鉴的项目和技术,例如IBM的CreekWatch

“学无止尽”这四个字,用在媒体从业者身上再恰当不过了。本职工作已然充满变化,而整个行业目前所处的波动(摇摇欲坠?)状态更是充满挑战。对于有心跨过高墙去学习新技术的媒体朋友,笔者有以下建议:

  • 选择一个方向。新技术日新月异,要追随一切无异于痴人说梦。如果你做杂志,那么不妨关心信息可视化;如果你做报纸,可以多关心微收费;如果你做电视,那社交电视是未来的方向——总之,从已有的基石出发,去探索未知的领域,会容易一些。
  • 不光学习知识,更要认识产品,以及背后的人。知识总是会淘汰,你了解“新媒体”这样一个概念,不如自己开一个围脖去好好经营,学习如何和读者互动;而认识这个产品之后,如若能认识它背后的操作,了解产品设计者的想法和理念,以及它们操作中但未曾实现的想法,才有可能一直处在领先的地位。
  • 不要怕犯错,关键在于每天要犯新的错误。新的想法、新的产品、新的技术每天都在涌现,要不犯错误是不可能的,而这一场竞赛的好处在于,大家都在同样的起跑线上——围脖在中国的兴起,还不只是去年的事情?这个行业需要“重启”也不正是因为其负担过重、屡屡死机。所以,不把自己禁锢于原有的传统框架内,才有可能“重启”你的职业。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五期

For English readers: This is a post devoted to an online magazine that I’ve been contributing to. Its name, if directly translated, should be <Book Reviews in the Digital Age>, and this month we have the 5th issue. This is a magazine for understanding theories, trends and practices in communications in the digital age. Its dozen editors/writers are spreaded all over the world so they are introducing lots of the most-up-to-date books and readings to China. I joined the team earlier this year and learnt a lot from my fellow editors there. If you read Chinese and is a digital professional, it would be a great resource for you to understand the Chinese perspective towards the online world.

加入《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的编辑团队已经有两三个月了,贡献不多,收获却大大超出我的想象。这“是一份以数字媒体乃至媒体传播相关书籍的阅评为主的‘同人杂志’”。这个编辑团队里大约聚集了华文领域中最靠谱、最前瞻的一批写手。大家齐心协力,基本都有流畅的英语水平,读英语书,写中文字,将最前沿的传播学理论、数字媒体操作、互联网理解都融入这杂志里了。

这里都聚集了怎样的一批人?下面这个单子不全,却足以窥见团队的力量:跨地域、跨领域、跨学界与媒体,彼此互补从而互相促进。

  • 丁晔 @北京:《信息方略》执行总编。
  • 袁楚 @北京:《互联网天地》编辑部主任
  • 何威 @北京:媒介与传播研究者,北京师范大学教师。
  • 慧声 @上海:上海社科院经济学博士。
  • 魏武挥 @上海:混迹互联网多年,执教于上海交通大学
  • 萧秋水 @深圳:知识管理研究者
  • 胡凌 @香港:香港大学法学院博士候选人。
  • 牟怡 @美国:美国康乃狄格大学传播学博士生。
  • 章戈浩@英国Milton Keynes:英国拉夫堡大学媒体与文化分析博士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五期刚上周出炉。本期一共有9篇书评,3篇编译文章,加上其他内容,共5万字左右。下载地址:

本期内容一览:

  • 记住忘记——评《删除:数字时代中遗忘的好处》
  • 意见要不要交换——评《信息乌托邦》
  • 白人男人死人的板砖大会
  • 远观与亵玩——读《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品》
  • REMIX: 第三章:“扩张的只读”
  • 别害怕,新的总会变旧
  • 当1984遇到美丽新世界——赛博时代的《娱乐至死》:《网民的狂欢》
  • 过度使用搜索会损害你的智商? ——读《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
  • 从概念到真实:SNS的形式蜕变——读《正在爆发的互联网革命》
  • 如何研究互联网帝国
  • 烈火中永生
  • 2010移动市场回顾
  • 解读苹果软件生态环境:从MAC到IPHONE到IPAD ——来自DISTIMO的调研

本刊采用“创作共用协议: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的授权方式发布。欢迎大家下载、传播、阅读、讨论、分享!

分页 Pages: Prev 1 2 ...8 9 10 11 12 ...40 41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