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外人物志】小临——梦想在空中飘

前天深夜去见了小临。他来香港出差,刚刚从一家有名的咨询公司辞职,即将离开上海去新加坡做一个trainee的工作。五个月不见,他明显发福了,黑夜里隔着一条马路,我都不敢认。走到近了,脸上再没有了以前的锋芒。

他一直是同龄人中我最欣赏的之一,理想主义而又刻苦实干,充满社会责任感,平易近人。我们毕业于同一所中学,他大我一届,或许曾经彼此在窗口眺望到对方过,但从不相识。

翻看邮件记录,第一次与他严肃认真的联系是07年的平安夜。在这之前,他已经是北外国商的风云人物了。他将AIESEC引入北外,参加各种商业比赛拿奖,自己去非洲实习,而后创业,这对许多大一大二的人来说,简直很难想象。于是我的第一封邮件写的谨慎而谦卑,里面有一句话这样写道:

你最让我欣赏的,应当也是你的行动力。一路看着你的奋斗与抉择,你的骄傲与梦想。很感动。而我好奇的是。你是如何克服走向理想的那种彷徨和无助的(if any)。如今我还在校园的庇护下,这种感觉并不强烈,但是我知道几年之内我必将遇到。

我几百字的邮件,24小时之内就收到了他几千字洋洋洒洒的回复,各种分享侃侃道来,一时觉得这个被光环罩住的人变得亲切无比。后来他又耐心细致的帮我改人生的第一份粗糙无比的简历,回想起来都不甚感激。

随后我就去了美国,那半年里面在MSN上聊的很多,大抵是关于各自的奋斗、对社会的关注、个人管理经验、对NGO领域的看法,等等。初夏开始我着手创办杭外校友会,他从最开始就是最有力而富建设性的支持者,并且我们的思路和做事方法也一直很契合。

第一次见面,已经是08年的秋天了,在香港。当时他已经定下了工作,拒掉了宝洁和陶氏,去了现在正要辞职的这家,而选择的理由是,只有这家愿意给他多一年时间去折腾——他是我朋友中少数在大陆大学毕业,却take gap year的。第一印象和想象的完全不同,他说话温和,没有想象中咄咄逼人的样子。在那之后的一年里,他先是尝试创业,而后在一家教育类NGO工作,时常听他跟我说一些进展或者挫折,而在我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亦是一如既往的支持与鼓励。那一年他信了主,于是我们在志同道合之外,又是主内的弟兄姊妹了。之后又见过两次,一次在夏天杭州的咖啡馆,一次在冬日香港的果汁店。

听到他说辞职,我并不意外。他一直都是一个折腾的理想主义者,如若真能被一份工作栓住不动,那必定是这份工作本身了得。他总归是有些其他更多想做而未做的事情的。我也同样。不然哪来那么多的共同语言。何况到如今,我已然切身的体会到了当年给他的邮件里所提到的“走向理想的那种彷徨和无助”,亦逐渐找到自己的克服办法。

这一次是在西环吃甜品。言谈间,我问他,你现在最大的野心是什么?他回答说,在北京开一家cafe。

多么的好,Nov想去北京开饭馆,我想去北京开书店,我几乎可以想象将来呼朋唤友在我的书店买些书,带去小临的cafe开沙龙,聊完了国事天下事之后再去Nov的馆子吃一餐,最后拎上几罐啤酒去长安街上走一走。多么美好的生活,多少梦想在空中飘荡。

不要做中国人的孩子

全国35天连发四起校园血案,新闻看得人忧心忡忡。

这个社会怎能如此充满仇恨、愤怒、泪水与悲痛。

病入膏肓。

之前你再怎么说社会问题也不过是隔靴搔痒,如今刀子砍到了孩子们的头上,谁还能再充满信心的说,这个社会很健康,明天很美好。

在世博会开幕的日子里,我选择重听周云蓬《不要做中国人的孩子》

不要做克拉玛依的孩子,
火烧痛皮肤让亲娘心焦;
不要做沙兰镇的孩子,
水底下漆黑他睡不着;
不要做成都人的孩子,
吸毒的妈妈七天七夜不回家;
不要做河南人的孩子,
艾滋病在血液里哈哈的笑;
不要做山西人的孩子,
爸爸变成了一筐煤,你别再想见到他;
不要做中国人的孩子,
饿极了他们会把你吃掉,
还不如旷野中的老山羊,
为保护小羊而目露凶光;
不要做中国人的孩子,
爸爸妈妈都是些怯懦的人,
为证明他们的铁石心肠,
死到临头让领导先走。

In Search of L.Z.’s Soul

Today is the 42th anniversary of her death.

——-

The first time I watched this documentary was 7 years ago, at the age of 16.

And I was shocked.

I am not very sure why Lin is so much admired by the liberal intellectuals in today’s China. Maybe it is just because of the power of documentary that the lucky she’s story is revealed.

Thousands of stories yet buried in the Chinese history.

——-

Four years ago, I met the director in person. Hu Jie is humble and silent.

I asked him, how can I learn how to make documentaries.

He said, no need to learn, just grab a camera, and get on the road.

That is what he did, and he is still doing.

And that is what I am doing, and will do.

——-

For all who don’t know who is Lin, I highly recommend this documentary:

分页 Pages: Prev 1 2 ...18 19 20 21 22 ...40 41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