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阅读》
如果有人问我,杭外六年,最值得怀念的是什么,我会告诉他,是《阅读》。
如果有人问我,杭外六年,感触最深的是什么,我会告诉他,是《阅读》带给我的思考、震撼以及凭借着它才聚集起来的那份共同的理想与信念。
这是一次既淡薄又沉重的尝试,这是一回既艰难又茁壮的成长。这份记忆,对于所有经历过的人们——无论是创刊者、编辑者还是读者、指导者,都弥足珍贵。
一、 蹒跚起步
虽说万事开头难,但对于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一群孩子,或许仅仅凭着草率和鲁莽,上帝就会播撒大爱,使得一切水到渠成。
翻出已经发黄的纸页,在那看似已经十分遥远的创刊号上,有着我满怀着激动与喜悦写下的话:
“这又是一个新生儿,在这个美丽的春天,诞生在我们即将离开的校园。它正带着年轻的气息,走向杭外的师生,走向我们。《阅读》的立足点,在思想,在个性,在深度。它拒绝华而不实,拒绝矫揉造作,也拒绝故作深沉。它强调的是真实、博大而严肃的文学。拥抱《阅读》吧!让我们一起,读书、读人、读世界,读我们的生活。”
当时杭外的文化相当的薄弱。社团的运作呈现着与中学生不符的暮气沉沉。三大社团——西溪文学社、学生沙龙、杭外简报各自拥有一份独立刊物,然而《西溪水》杂志偏于情调,《学生沙龙》杂志过于小资,《杭外简报》则完全是官方运作。写过万字长文来批评杭外社团的我,试图通过另一种方法来解决这种不满。《阅读》,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萌芽的。
然而一切都还是空白,所拥有的,仅仅是满腔的热情,至于从哪里开始,则是毫无头绪。起初的构想,是做“文学”,仅仅为了突破当时弥漫在校园里的浮华的文化泡沫。试图通过文学社中许多具有广博的阅读面的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共享,来达到一种普及各类文学的目的。定位周刊,也没有太多的考虑,单纯希望通过快速的流通来使这个平台生机勃勃。至于经费,则完全是通过文学社自身在杂志销售中获得的盈利。免费是为了充分扩大阅读群体。一切都显得理想化,甚至于完美主义。幸而,这个梦没有碎。
当试图将一切付诸于实践的时候,即使是在一些细节上,也是困难重重。构想虽好,但同时肩负着社团内各种活动组织的我已无太多精力顾及,于是选择一位有能力、有热情的主编成了当务之急。在再三考虑之后,我选定了余征飞。在我看来,他是一位再好不过的文化传播者。然而,他却出乎意料的拒绝了我的请求,并且态度十分之坚决。幸而,正在我苦恼不已的时候,与余同班的毛亦可与蔺子自告奋勇地毛遂自荐了。我几乎没有再多加考虑便答应了,尽管当时我对她们并无太多地了解,但相信热情在一份刊物的创办过程中尤其重要。至于其他,都是可以慢慢培养的。
主编虽定,团队的组织却也颇费周折。尽管文学社得天独厚的占尽了几乎全校的文学精英,但能否表达、能否共享、能否编辑依然未知并且重要。虽然文学社在大刀阔斧的改革之后显得略有制度,然而对于这一份新刊物,我的管理思路依然混乱不清。请了各班的语文老师推荐的“读书多、有思想”的人选,召集起来之后却发现他们颇为被动;而试图放任这整个管理工作给两位主编的时候,却发现她们的组织领导能力有待提高(举个有趣的例子,第一次开副刊编辑部会议的时候,在两人的组织之下,整个会议几乎全用来讨论“阅读”这个刊题用什么字体了。无奈之下会后我与她们讲了一下关于控制会议进程的一些经验,引得她们面面相觑而叹道:“原来开会也有学问”。)。局面于是显得有些可笑,管理者不擅管理,编辑者不懂编辑,剩下我这个主办者夹在中间,焦头烂额。
坦率地说,这是一个一直未曾得到完全解决的遗留问题,或许甚至对主编换届之后的刊物运作产生了毁灭性的影响(只是现在个人的猜测)。对此也是一直有所愧疚的,毕竟作为创刊者,有义务在起初将团队组织好,而非如一团散沙般各行其是,互相也缺少起码的交流,在提供大众的共享的同时,却缺失了自身的共享与提高。
最后刊物依然是在一种颇为松散的团队构架中运作起来的,但毕竟运作起来了。
要做一份有内涵的刊物,缺少一位好的指导老师是万万不行的,至少对于中学生来说如此。老师可以提供一种宏观的思路,从而使整个刊物文化显得不过于杂乱无序。范美忠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现的。出身北大,具有较好的教育背景和广博的阅读面,同时又有着对新事物的支持与热情,他在《阅读》创刊之初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记得当时我带着自己所作的第一份简陋的《阅读》去找他,我们在他狭小的寝室里第一次见面,他听完我的构想之后很简单的说:“这很简单,可以做。”而后又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有了范学术上的指导和李芳老师执行上的帮助,至此《阅读》才算是有了基本框架。
为了刊物的名称,几人苦思冥想。当时其他的建议已经模糊不清,只记得一个提议“野百合花”。蔺子是如何像一个孩子一样雀跃着来找我,告诉我这个名称。然而,以王实味为背景,其中深意大抵不为众人所了解,从而最终被放弃。而其实,《阅读》正是如野百合花一般,绽放在中学校园文化的夹缝之间。
二、“启蒙运动”
这是创刊之初所不曾预料到的,一份定位于文学的小小周刊,却走上了文化传播的道路,甚至有了一些“启蒙者”的高贵色彩。当然,有时候,也需要付出代价。
《阅读》目录(第一阶段:毛亦可主编)
1 余华(编辑:马金馨)
2 李慎之(编辑:毛亦可)
3 奥威尔(编辑:姜卉)
4 米兰·昆德拉(编辑:贾音)
5 王实味(编辑:余征飞)
说不明白的,是究竟是这份小小的刊物使我们这一群气质上有些共通之处的少年走到了一起,还是我们的凝聚,使这刊物显得与众不同,特立独行。在第一阶段,每一位编辑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阅读范围与体验,也提供了风格不同的共享,然而,显而易见的是,在五期当中,有三期人物与极权政治有关,而且它们按照原先的设计,应该连在一起。只是为了显得不太突兀,才插入了昆德拉这样一个较为中性的作家。有老师对我们的尝试大加赞赏,同时也有一些老师不解的问:你们做这些干什么?或许他们也并不了解王实味等人以及他们肩负的那种普遍意义上的悲剧色彩。
第一期纯属试验性质,而恰逢李慎之先生逝世,于是促成了第二期,并相应的产生了这一连贯的思路,也符合人之常情。不普通的是这些刊物出自一些高一学生之手,并且在一所中学的初一到高二年级传播。如果余华还有人读,昆德拉还有人知道,那么其他三位,或许从文学上的意义并不显著,但在人类的思想史上,必定留下过不浅的痕迹。我们的中学生,就因为年轻而拥有无知的资本吗?敢想敢做,好思好学才更应当是年轻人的特点。
然而我们的团队确实也严肃的讨论过这一问题。我们在做刊物的时候,考虑到大众的需要了吗?连某些老师都费解的人物或者话题,同学们读了以后能有收获吗?当然我们并不需要讨好读者,但如何使刊物与读者产生良性的互动,确实也让我们思索良久。经过寒假的酝酿和组织,《阅读》在新学期渐渐走上了正轨。
阅读目录(第二阶段:蔺子主编)
自由主义专题
6 以赛亚·伯林
7 朱学勤
8 林贤治
9 谢泳
10 顾准
11 韩少功
12 加缪
13 川端
14 帕索利尼
15 紫氏部
报人专题
16 王芸生
17 储安平
18 史量才
19 海子
20 刘小枫
21 王怡
这一阶段一个显著的特征,是多元化。显然刊物已经走出了最初的文学定位,走上了大文化的路线。从文学到哲学到政治到艺术,从中国到外国,从先驱到如今的青年学者,从历史人物到网络作家,即使不算包罗万象,在这16周的努力实践中,也走了多样化的道路。这一阶段,乃无可置疑的黄金阶段,尽管此时最初的指导老师已经离校南下。秉承着“文化·思想·个性”的文学社理念,一个日趋成熟的团队促进了《阅读》的欣欣向荣。同时,刊物的运作制度也趋于正常,不再是单纯的付出,而是有了全校范围内的订阅,并且读者数目也并不少。遗憾的是,文学社的其他活动没有能够和《阅读》形成一个整体,因此它的努力,显得有些势单力薄,甚至带着一丝悲壮色彩。据说《储安平》这一期刊发之前,团委总书记大人手持样稿问电话那头某人物“此物能发否”。于是除了为刊物的刀锋行走尚且安全而庆幸,没有其他的想法。
我们究竟希望传播什么?或许当我们在做的时候,也并不清楚,只是单纯的希望同学们了解更多应当了解的东西,希望将我们的所思、所感、所知通过一种客观理性的介绍,传达给更多的同学。偶尔在校内听到老师的肯定、同学的赞许,是我们这些主办者最为甜蜜的时刻。而当我携带几份《阅读》参加谢泳、丁东、崔卫平、傅国涌“中学人文教育”座谈会的时候,学者们惊喜的目光,谢先生细致认真的阅读,外校老师们的传阅和赞许,让我们这些发起者们深深感到,自己所作的一切,自己所作的努力,都是有价值的。
这是一道闪耀在边缘的启蒙之光,它短暂而微弱,但弥足珍贵。正如流星划过夜空,它的美丽却镌刻在每一个抬头仰望的人心里。
三、一路同行
友谊、信念、理想、能力。
这里是一段平淡却坚固的友谊。
片断:深夜的寝室,三个不眠少年激情澎湃。在这里,一份刊物的构想初次成型。在这里,轻声的谈话中穿梭着中国的历史,思想的伟人。那些已经遥远的事件依然深深震撼着稚气未脱的心灵,那些已经离世的智者依旧深深影响着混沌迷茫的头脑。所谓的良心,所谓的骨气;所谓的真理,所谓的自由……曾经单一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在这样特殊的卧谈会中渐渐分崩离析,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铁肩担道义,辣笔著文章”的信念,是一种“成为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的理想,甚至是一种“舍我其谁”的气概。
片断:积满灰尘的学生刊物编辑室,破旧不堪的电脑。机箱上的指示灯疯狂的闪烁,鼠标时时失去动作,而键盘上舞动的手指却一刻不停。当许多同学在球场上挥洒汗水,许多同学在教室里埋头苦读,许多同学在寝室里放松休憩,这里却时时坐着一些人,用或许并不熟练的操作,编辑着一份又一份新的《阅读》。孤独着,疲惫着,享受着。
片断:午饭时间,学校并不宽敞的林荫道上,走着两位满面笑容的女生,每人手里捧着厚厚的一叠新印的刊物。油墨清香与春天的气息混合,文化圣殿与年轻的头脑碰撞,格外的迷人,格外的动人心扉。两人慢慢走过每一个教室,为其中的莘莘学子带去出自同龄人的精神食粮。薄薄的纸张,深深的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