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纪行之吴哥马拉松

当被人问起下一个旅行目的地的时候,回答说“柬埔寨”的时候,总是换来一个淡淡的“哦”。但一旦那句话完整成了“⋯⋯去跑个吴哥窟马拉松”的时候, “哦”就过渡成了“哇”,对方的表情也往往有奇异的变化。

过去两三个月里,类似的对话多次重复,尽管直到我抵达暹粒机场的时候,心里还在暗暗打鼓,不知道第二天早上的比赛,究竟会是怎样的辛苦。 当天晚上系好号码布,绑好晶片之后,我看着衣服鞋子深呼吸了一口,自言自语道,“真的要跑半马了耶⋯⋯”。这种第一次跑半马的不真实感还真是让人有点晕眩。

当朋友和我说起这个围绕吴哥窟跑一圈的半马比赛时,我只是觉得,那可比在香港跑马路要酷多了!于是从五月份开始刷比赛网站,七月报名并付费,九月开始训练,十一月买机票定酒店安排各种旅行细节,十二月头,终于离开阴霾的香港,站在了柬埔寨的阳光土地上。

比赛的早晨我们4点半起床,5点出门,坐突突(当地的电动小三轮)半个小时左右进入吴哥窟景区。凌晨时分的暹粒还是有些凉意,一路上突突不少,左顾右盼也都是跑步的人,夹杂着少量游客。抵达时东方微微泛红,等到吃过简单早餐、排队存好包,天已经亮了,金色的朝霞让人蠢蠢欲动。

跑半马的总人数大约在1700余人,男女比例还算平衡,各是800多。赛道不宽,6点20分比赛起步时的最初十分钟,大抵只能随着人流快走。好在很快拉开距离,前两公里沿着吴哥窟护城河的南侧前行,晨光洒在水面,周围只有鸟鸣和跑手的脚步声,静美至极。

marathon-2

起跑时见到一对上了年纪的老人在一起慢慢的跑。两人都是满头白发,看上去有六十多岁。不知是因为老太太弱视,还是仅仅怕走散,他们俩人间牵了一根红黑相间的细绳,约一米长,一头在老头手里,一头在老太腰上。他们以几乎是走的速度在跑,老头时不时的看看自己左手边的老伴,给她投去鼓励的眼神。我很快就超过了他们,之后也再也没有看到他们。但那根细绳却深深的印在了记忆里。

起初七八公里比较闷,跑道是一般的水泥路,好在两边较多林荫,所以虽在热带也不觉晒。之前对吴哥缺乏了解,想象着应该一路跑两边都是古老的寺庙,其实要跑几公里才有一个,于是中间的段落就乏味些。水站倒是充足,2.5公里一个,志愿者把矿泉水瓶盖开了递给你,然后沿途就有小孩在路边收空瓶。不少跑手喝两口就整瓶倒了,真是相当的浪费且不环保。我有带配水壶的腰带,于是基本3个水站才需要补一次水,没喝完的就倒入水壶再上路。

过了半程之后,人开始有些疲惫,右边膝盖开始隐隐作疼,于是上了护膝(之前绑在腰带侧备用)。周围走走跑跑的人多起来了。然而后半程也开始经过越来越多的寺庙,有的高大,有的宏伟,有的庄严,终于按耐不住停下来拍了个照。而路边也聚集越来越多的小孩,高高低低排成一排和你要high five,与他们击掌的同时他们也欢笑着给你加油。当孩子们在前方举起手臂等着你的时候,真是不用力跑都不行呢!

marathon-3

末尾的三四公里回归到一般的水泥路,回到了吴哥寺的西边,视野开阔。此时已经过了八点,游客们开始进入景区,路上旅游大巴、小车、突突排起队来,地上沙尘被扬起,空气顿时差了许多。太阳悬在头顶,气温也直线上升,于是只想快快完成最后几公里,回到终点了。最后一段许多人在夹道欢迎和鼓励跑手们,让最后的旅程没有那么困难。

最终,带着“走也要走完”的初级跑手目标而来的我,总算是在3小时时限内完成比赛。归还晶片时才知道原来每个完成的人都有一个印着“Finisher”字样的金牌,真是惊喜。

在此之前,我并不是一个跑者。2011年2月跑过香港渣打马拉松的10公里,2011年11月走了乐施会毅行者完成了35公里,2012年11月走了香港大学毅行者50公里,这便是我为数不多的要仰仗耐力完成的活动了。从九月中开始训练,总共也只练习了8次,从4公里到7公里不等(坚持阅读至此的读者可以明白开头时的不真实感了吧)。但是有规律的运动、跑步时的放空、长距离坚持后的成就感,都是非常令人愉悦的。

这里要特别感谢两个人,一个是和我结伴前行的大妈(虽然在开头第一公里就把我给甩了,说好的头五公里一起跑呢?),还有一个是一直全球跑步、并且无论我跑多慢都鼓励我的Marco。有这些爱运动、爱旅行、爱世界的朋友们,无论去哪里,脚步都容易轻快、所见都容易美好吧。

 

附:比赛基本信息

参赛贴士:

  1. 与香港渣打的各种贴心细致赛事安排相比,吴哥半马的组织是相对简陋的。自从付费确认邮件之后就再也没有过任何的邮件和信息,需要自己去刷比赛网站获得比较更新的资料
  2. 进入吴哥窟景区时要出示比赛证件,否则需要门票
  3. 起点现场略为混乱,存包点不好找,无明显指示,工作人员也不太清楚状况
  4. 一路只见到一个厕所,两边都是树,大家都默默的跑去树后面唱山歌,女生就要往林荫深处多走一点⋯⋯
  5. iFitness的腰带表现超级棒,底盘稳固、取壶方便、不漏水,缺水型跑手必备。

跑道地图:

marathon-5

美国大选2012新媒体观察之——社交媒体战

美国大选拉下帷幕,奥巴马顺利连任。他(或者他的团队)在第一时间在他的Facebook推特页面上发出了一句“再四年”及一张奥巴马与妻子相拥的照片。在十小时以内,Facebook上的这条状态获得了300多万的“赞”、36万的分享、14万的评论。推特上同样的状态亦得到了63万的转发。

这是奥巴马的成功,也是社交媒体的成功。

美国有3亿人口,其中根据Socialbakers的数据,有过半的1亿6000万人在Facebook上。奥巴马的个人Facebook页面有超过3200万的粉丝。相比之下,他的竞争对手罗姆尼的1200万粉丝数量显的有些局促。在推特上,奥巴马的2200万粉丝更是远超罗姆尼的170万。

奥巴马团队从2008年大选就开始全面的应用社交媒体平台。四年之前他就已经搜集了1300万支持者电邮地址、400万在线捐款人、200万自己的竞选网站社区用户,四年之后则更是游刃有余。罗姆尼的团队虽然也意识到社交媒体的重要性——他的数字化总监Zac Moffatt曾说,“我们必须要把信息带到人们真正在消费内容及消耗时间的地方”。可惜,他们总是做的不够好。皮尤公司的数据显示,在6月4日至17日期间,奥巴马团队一天平均发29条推,而罗姆尼那边厢只有每天一条。不可同日而语。

如果说2008年的时候,重心还在如何将信息通过社交平台带给更多政治参与度不高的选民,尤其是动员年轻人投票的话,那么四年之后,随着社交平台的大众化和多样化,也使得候选人策略更为多样。罗姆尼的太太在图片流平台Pinterest上秀家庭和睦美满,奥巴马在轻博客Tumblr上发早餐照片,都同样达到亲民目的,使得双方的形象比以往更加丰满。奥巴马还在八月底的某天现身年轻男性大爱的热门社交新闻网站Reddit,花半小时与网友互动,回答了十个问题,导致网站流量剧增几近瘫痪。

同时,随着社交数据分析的专业化,选民数据的搜集分析与精准投放成为了更关键的制胜点。对五六十岁的老男人谈堕胎问题,或者对十八九岁的少女谈养老金问题,都是不那么恰当的。而奥巴马团队的箭可以瞄准所有他们想要击中的对象,比如爱狗的宠物主人们。由此,美国大学传播学院的Matthew Nisbet副教授将2012大选形容为“有史以来最为目标细化的竞选”

惨烈的社交媒体战场上并非全是彩旗飘飘。根据皮尤中心的调查,在2012年初竞选还未太过激烈的时候,就有18%的社交媒体用户由于政治观点的不同而解除在线好友关系甚至拉黑。调查还显示,社交媒体平台上对双方候选人的负面评价远多于正面的。而在投票日前一周,一段很短的四岁小女孩因为“受够了奥巴马和罗姆尼”而大哭的视频则是广泛流传,那1300万看过视频的人,或许或多或少都有些“受够了”的感觉。

好在竞选结束了。让社交媒体回归正常社交吧。

社交网络时代的新公益——读《CauseWired》

书评:Tom Watson <CauseWired: Plugging In, Getting Involved, Changing the World> (Wiley, 2008)

虽然此书成书于2008年,现在读来依然不晚,值得所有希望借助互联网来推动公益的老中青年们阅读。如果你参与过任何通过微博发起或传播的善事,无论是温州动车时去捐血,还是北京水灾时去机场接人,抑或是参加“微博打拐”,那么书中所介绍的概念在你应该并不陌生。

作者Tom Watson借助“CauseWired”这个概念,充满热情的讲述了那些通过社交网络聚集善意,并在线下的真实生活中推动改变的故事。他试图解释,网络是怎样让世界变得更美好。书中有一段这样说:“新科技的出现与人们对沟通的渴望一碰撞,便形成了社会参与及行动主义的黄金时代的基础,于是慈善的触角将被延伸,政治的开放度将被拓宽,从而改变我们的民主政府,以及我们的主要社会机构。” (19页)

Watson缕缕道来了许多的案例及其背后的故事,从Facebook Causes到达尔富尔大屠杀,从DonorsChooseKiva,从奥巴马竞选到Change.org。书中一个反复强调的观点便是,新的社交化的公益形式给实惠者提供了真正的参与感。根据Watson的观察,社交网络的出现,带来了一种新的慈善方式,他称之为“Peer-to-peer philanthropy”,即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慈善,无须中介,无须巨型机构的背后运作。

红十字会在中国突然遭遇瓶颈有中国特色的背后故事,但在美国同样让捐款者有距离感——包括所有那些巨型的非盈利组织,他们筹集资金,然后去做他们应该做的工作。捐款者只知道自己的钱进了一个池子,然后再流向哪里是很难知晓,也无从追寻的。与此相反的P2P慈善的代表,便是Kiva——一个基于网络的社交化小额信贷平台。

Kiva允许个人捐助者在其平台上利用信用卡帮助那些在发展中国家努力经营生意试图改善生活的人们。只需25美元,个人捐助者便可以联合其他捐助者,借钱给一个农妇去买一台缝纫机,或者给一个需要修车的出租车司机。而通过Kiva,捐助者可以生切的看到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是如何给远方的另一个生命或家庭带来改变。Watson以为,这种情感上的贴近,是无可取代的,也是社会化的网络时代所独有的。

Watson还认为,由于公益的公开化、社交化,尽管成本很低、行动度不一定高,但它已经成为年轻人身份象征的一部分,正如他们在Facebook主页上放上自己爱的音乐或书籍一样。正因如此,公益已经随着时代及新的一代人的生活方式在变化,他说:“这Facebook一代⋯⋯这些强力联结、永远在线、公开生活的年轻美国人,对他们来说,他们所支持的公益项目会帮助他们定义自己。”(16页)

另一个相对有趣的观点是,借助奥巴马竞选的案例,Watson认为社会化网络给公益参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平等,让每一个个体都有机会与入口去参与社会改变。同时,市场化概念的引进,又提升了非营利领域的效率。

Watson的眼光还不止于观察这些新兴的公益项目如何起步与发展,亦考虑它们的未来。在描写DonorsChoose的时候,他写道此网站已经开始分析创建以来的捐助者资料,以明了他们的财政能力与地域分布,这种分析由于网站的社会化性质本身而变的容易,亦会成为未来在线社会企业发展的参考基础。

Watson在很长时间里以记者为职业,供稿于纽约时报、Huffington Post等刊物。他亦创立了两个网站,关注大众文化的Newcritics.com以及公益慈善相关的onPhilanthropy.com。如今他的CauseWired Communications LLC为非盈利机构提供咨询服务。在新公益领域,他一直拥有良好的权威与名誉,亦兼职在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系研究生学院教授新媒体。如今他依然在持续更新他的博客

此书在亚马逊上获得了4.8分的高分(满分5分)。某知名非盈利科技博客的作者Beth Kanter将它形容为“非营利从业者必读书”。另一位在某美国社区大学教书的老师却也在大篇幅的赞扬之后提出了一些中肯的批评,认为作者太过关注从善的这个人群,而忽略了那些接受帮助的人们的想法和视角。有意思的是在这个老师的日志后,Watson给了回应,承认这的确是写书过程中自觉薄弱的环节。

在2008年成书的时候,虽然看到新公益的巨大潜力,Watson依然正视了其局限:那就是虽然从网络参与人数来看可以成千上万,一旦追究实际影响力,依然不及大型非盈利组织,无论有多少人在Facebook上表示同情与关切,飓风受害者依然无家可归,资金缺口依然在那里。从通过社交网络让人们看到痛苦与灾难,到让人们签下支票或付出其他行动,其间的距离仍需被克服。

在成书四年后的今天,不仅当时作者提到的社交网络及相关公益项目还存在,且发展日趋成熟。2011年5月21世纪经济报道的一篇文章《长尾公益: P2P模式如何整合微慈善》中对DonorsChoose以及Kiva的最新发展都有介绍。今日DonorsChoose网站上的数据显示,仅这周,就有6055名捐助者帮助了118342个学生。而Kiva目前的贷款回收率高达98.9%,且今年三月,LinkedIn联合创始人、慈善家雷德·霍夫曼(Reid Hoffman)又向Kiva注资100万美元。

新公益近两年内也在国内开始发展,尽管更多是借助于现有的社交平台,诸如微博、淘宝、QQ、人人等。腾讯公益新浪微公益等借助门户网站的公益平台亦在发挥各自的作用。小额信贷领域的宜农贷创立于2009年,至今已资助农户64043人次,据中国经济网报道,其平台截止2012年6月筹集资金1500多万人民币。或许下次Watson再版此书的时候,可以加上一个新的篇章,讲述全球化的社会化公益潮流席卷中国的故事。

评者按:
如若对新公益有更多兴趣,可以参考阅读以下文章与网站/书籍:

分页 Pages: Prev 1 2 3 4 5 6 7 ...40 41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