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教育之初体验:Coursera

在新媒体这一行工作,一大压力来源便是行业知识推陈出新之快,以及知识跨界之复杂。从五月到七月初,我报名参加了一个在线的人机互动课程。这是我第一次认真的从头到尾上完一次在线课程,体验很不错,与大家分享。

我上的课的提供平台是一个叫做Coursera的网站(https://www.coursera.org)。网站上它的简单介绍这样写道:“我们向所有人免费提供来自顶尖高校的优质课程。目前,我们提供的课程来自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伯克利大学、密歇根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我们在改变全球的教育,希望你加入我们。”

关键词:免费、顶尖、优质、改变。从我体验的这屈屈一门课来说,这四个关键词并无夸张与吹嘘。我参与的课程,从报名到结课,没有任何需要额外收费的地方(值得一提的是,以它的质量,即使需要收费,我也是愿意的)。这门课由斯坦福大学的计算机系提供,由一名副教授授课,授课过程中至少出现过两名助教。我对课程质量很满意,也确实觉得这个过程改变了我对自身的再教育计划的想法。

课程设计的结构和流程都很合理。这门课分五周进行,每周的课时总共大约是2小时。每周有测验与作业,作业后有同学之间的互相点评。没有期末考试环节。结课后的认证分两种,真心想要深入学习、完成所有作业的童鞋会拿到一种证书,只是希望了解这个领域、浅浅学习的童鞋则只需要看完上课视频、完成每周测验即可拿到另一种证书。它的作业是project形式的,不是宅在电脑前google一下就可以完成的,需要外出寻找灵感,招揽测验对象,动手做设计,等等。我个人选的是第二种,毕竟在职,完成作业有压力。

推荐Coursera的课程有许多理由,简单列举如下:

  • 课程分割,便于利用零碎时间:就这门课而言,它的课程视频按照授课逻辑,切割成了5分钟到20分钟不等的短视频,既方便按主题消化,又特别便于在职人士下班后在时间紧张状态下的进修。
  • 所有授课内容提供下载,便于离线学习:课程的视频提供四种形式的下载,分别是视频的mp4,视频英语字幕的str格式,字幕的txt格式,以及pdf格式的课件。课程结束后我将所有材料下载备份了以便将来重温。提供下载的另一好处是便于通勤时间长的童鞋可以在地铁或公交上利用零碎时间学习。
  • 时间安排的灵活性:每周课程于周一或者周二上传,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计划选择何时去学习。测验的截止日期是周末,以方便在职人士。一旦你错过了截止日期,也不是完全没救了,因为测验有两个死线(deadline),一个是软的,一个是硬的,后者即结课日。错过了正常截止日期,但只要能在结课前完成,还是能拿2/3的分数。
  • 互动层面多样:首先是视频本身的设计,一来老师不光说话,还经常画画写写的,感觉跟真的上课一样,二是视频中间经常会穿插一两个小题目,以防你走神,挺有意思。其次是作业有同学的互相审阅,虽然我没有参与这一部分,但是相信效果会不错。再次是课程网站上有讨论区,有对视频内容提问的(老师或助教会回答),有抱怨测验或作业压力大的(印象中根据抱怨至少推迟过两次截止日期),有找学习同伴的(从讨论区发现有几十个中国人在上这个课呢,还有个自建的QQ群),也有讨论作业的,整个课程下来还是相对活跃。

Coursera提供的课程还有许多,从世界历史到编程入门,从音乐鉴赏到自然语言处理,从美国诗歌到公共卫生政策,虽然目前提供的课程有些随机、不全面,但相信假以时日会有更多更好的选择。我已经注册了好几门九月开课的课程,非常期待下一轮的学习。

对于一些传统职业的童鞋来说,有不用大脑考虑的再教育途径,例如做咨询的去读MBA,做金融的考CFA,做项目的弄PMP,或者对于想换行业的人来说,读个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即可。但对于新媒体行业,跨传统媒体、多媒体、互联网、设计、编程等多个领域,不要说现成的学科设置,就算是对口书籍都少的可怜。于是此类在线免费教育或许将成为一个出口,与同行们共勉。

媒体那些事儿之答疑篇

入行时间不长,幸得机遇与良师,发展得相对顺利。虽然一直还是以新手自居,却总是被小朋友们问许多关于这个行业的问题。这里一并作答,从学习到实习到工作,尽量覆盖全面,以后再被问道这里提及的问题,恕我不再单独解答。

先以最简单的方式概括我的背景(略去所有非媒体经历):香港大学政治系本科->凤凰周刊北京实习->香港大学新闻系研究生-> 纽约时报IHT product development team实习->南华早报social media editor->国际记者网中文站首任主编->路透社assistant project manager, data。

隔行如隔山,尚未毕业的童鞋看着一个陌生的行业更是雾里看花。常见问题有:这个行业的工作情况怎样?收入怎样?发展前景怎样?招怎样的人?没有专业背景怎么办?等等等等。

和任何其他行业一样,媒体也有无数细碎的分行和分工。大的“媒体”概念下,可能包括做电影的、做电视的、做报纸的、做杂志的、做新媒体的;做硬新闻的(时政、财经、战地等)、做软新闻的(体育、文化、娱乐等)。你看到的一篇杂志上配图的稿件,背后的流程至少包括:>1个记者,>2个编辑,校对,摄影,设计,版面。你看到的一个电视台主播说一句话背后,也是同样一整个团队在操作。而之前提到的所有问题,需要对应到具体的方向和职位,回答起来才真的可以make sense。

所以,麻烦在问问题之前,先想想清楚,你想做的是什么,这个行业吸引你的是什么。你是想做一个台前的主播,还是一个幕后的编导?你是想做一个冲锋战场的记者,还是一个每天做办公室的编辑?你是习惯视觉表达用图片用视频,还是喜欢一个人码字码几万?你是享受快新闻的分秒必争的节奏,还是醉心于耗时年月的调查报道?你究竟想干嘛?

当你至少有个大概方向了,才可以问一点具体一些的问题,行里的人也才知道怎么回答你。我个人经历过的环境大抵是:中文杂志、英文报纸、英文通讯社这三类,所以也只能大概描述一下这三类的大概情况。

工作环境:通讯社无疑是节奏最快的,周围的记者编辑很多午餐都是在电脑前解决,一天写五个稿子是正常的事情,早上也八点多要开始准备工作。财经新闻为主的通讯社则记者主要是跑新闻发布会和在办公室打电话采访。国际通讯社的好处是24×7连轴转,不太有加班的事情,六七点左右办公室就基本没人了,因为有其他时区的同事盯市场。日报的周期较长,但由于出版时间的制约,大家启动较晚(早上十一点到办公室还没有什么人是正常的),下班也晚(夜班会待到十点以后,早班也经常半夜会接到sub editor的电话确认一些事实细节)。杂志的出版周期比较长,所以每一篇稿子有相对充足的时间写,从报选题到成稿中间的uncertainty也就大。环境会相对宽松一点,记者不一定要坐班,但截稿日前的晚上必然熬夜。

收入情况:不好说。彭博社的收入或许可以和香港投行的入门级差不多。香港明报的收入大概就只能和四大的起薪比肩。大陆的不清楚,看稿费怎么给,很多是底薪加稿费,上个月听一个南方系的老师说他们那里现在毕业生起薪也有七八千(广州)。总体平均来说,这不是一个高薪行业,涨薪水的幅度也不会高。不然也不会今年接连FT和路透的记者都罢工了(欧洲)。

发展前景:取决于地域。亚洲的生态相比欧美要好许多。美国的媒体已经差不多不景气了十多年了,现在依然有继续萎靡的趋势。反倒是亚洲,新闻又多又精彩,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也(尚且)没有那么严重,至少没怎么听到大规模裁员的事情发生,虽然日本貌似已经开始有这个趋势了。这个行业流动性大也是众所周知的,待五年就资深了,待十年就基本可以混到主编了。相对来说外媒则稳定一些。但干太久了转行也是正常的事,很多转公关了也算很常见的出路。业内看职业成就会看奖——美国看普利策,亚洲看sopa,还有很多地域的奖。职业发展路线相比金融咨询等,要flexible的多。

相关经验:对于刚大学毕业、学的不是新闻的童鞋——恭喜你,你有自己的专业所长,只要选对你适合的表现形式(文字,电视,等),机会大大的有(我有认识的人学生物的现在在做中国政治新闻)。对于刚大学毕业学新闻的童鞋——好了至少你应该去任何一个平台都可以上手不需要训练了,那么选一个你最喜欢的领域去发挥吧,不熟悉的领域,跑个一两年,你也就是专家了(有认识的人没学过经济金融,新闻系毕业跑银行新闻,最多开始的时候问一些白痴问题被人鄙视,过一阵子就好了)。对于以前做其他行业想转行的朋友——如果之前行业经验可以带到媒体来那是最好,如果不行,去读一个媒体研究生或许是个好选择。

进入外媒:常见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怎样才能进外媒。小故事一则,当年我想申请南华早报的实习,结果在院里就被老师以“英语不够好”为由给没有推荐给人家去笔试。作为杭外六年+港大三年,这个理由实在是太让人觉得自己是loser了。结果半年以后我被纽约时报的同事推荐直接见了南华当年的主编就拿了offer,干了一年也没觉得自己英语不够用。现在路透社的记者编辑同事们倒确实是都是很有经验的三四十岁的人,除了培训生项目之外貌似不太招年轻人。但是大陆的外媒是一直招中秘的,具体问题可以问微博上的@骨灰不做泥(哥大新闻系研究生,现在纽时上海的中秘)。

关于新媒体:是的我入行快两年其实一篇完整的稿子也没有写过,因为一直在做产品开发以及和网络、移动相关的种种。关于在南华的社交媒体职位我另写过一篇英文文章可供参考。现在的工作中涉及许多与程序员以及设计师打交道的过程。喜欢这个行业是因为一直有新的东西可以学。它的挑战在于没有现成的课本,一切都是边做边学,对知识架构的全面性要求也比较高。这个行业还有很大的缺口,尤其是国内。

关于实习:做实习对于你了解这个行业甚至进入这个行业都是肯定有帮助的。作为一个流动性那么大的行业,对实习生的需求简直是永远的。至于我自己是怎样找到前面提到的那些实习的,请看我以前写的《大学的那十一个非主流实习》以及《凤凰周刊》实习杂感。又有人问,“如果今年暑假我想做一份媒体类的实习,需要做哪些努力呢?”在找到实习前,请多打几个电话。一个cold call都不敢打、实习都找不到的人,估计也是很难成为好记者的。再有人问,哪些渠道可以得到相关信息,答案是,通过圈里人,很多职位没有公开招聘前就已经有许多人应聘了。现在国内媒体似乎也很流行微博招聘,可以关注@记者的家

关于港大新闻系:我自己还是很满意这个研究生项目的。相比英美的项目,它在大中华区,适合我这样觉得好歹还是心系大陆、华文圈的人;相比香港的其他高校,它又特别注重国际化(我这届五十多个学生来自三十多个国家),在工作安排和推荐上也偏向外媒,适合英语比较好的人;相比大陆的环境,则香港毕竟有信息自由,具体不细说,你懂得。奖学金和师资情况每年都有调整,请直接问学院相关工作人员。另外拜托不要上来就问面试经,国内相关论坛都有自己挖。很多细节的常见问题,学院网站都有,请自力更生。

理想与现实:不少童鞋想进入媒体是带着理想而来的,很有点飞蛾扑火的英雄主义气息。在面试南华的时候老板和我说了一句话我一直记着,他说,不要一来就想着要改变世界,但是只要你一点一点的做,终有一天世界会被改变。对于这个理想的破灭问题,国内媒体的朋友更有感触,可参考南周新生代明星记者方可成的相关博文

协作、开放、免费、全球——荐《数据新闻手册》

这是这样一本书:它的主题是一个还没有成型的领域,它的灵感来自一次会议的碰撞,它的作者来自不同国家的此领域的先行者,它的写作过程通过谷歌在线文档公开协作实现,它的电子版先于实体版而出并且全部免费上线。这就是《数据新闻手册》,在新兴的数据新闻(data journalism)领域的第一本相对全面的、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指导性书籍。

这是一本十分有分量,又十分酷的手册。 从数据新闻是什么、为什么、重要性,到怎么做、什么不做、经典案例、失败教训,此书从数据的获取、理解到展现,给了读者一个全方位的解析。它既适合传统媒体从业者阅读,去了解这一新兴领域,亦适合新媒体的开拓者阅读,以进一步开拓眼界、提升技巧。制作过程中参与的作者来自许多世界知名媒体,包括在数据新闻领域领先的英国卫报、纽约时报、独立新闻机构ProPublica、华盛顿邮报、BBC、金融时报、德国Zeit在线等等,亦有来自其他国家诸如澳大利亚、芬兰、阿根廷等国的资深记者。

这本书起源于2011年于伦敦召开的MozFest 2011,在欧洲新闻学中心和开放知识基金会的倡导下,邀请十余位各方顶尖实践者网络协作而成。电子版于2012年4月底上线,在CCAS协议下免费阅读,纸板将由O’Reilly出版,而全球各种语言的翻译正在志愿者召集中。协作、开放、免费、全球,这样一个创作生产的过程,也正构建了媒体转型的未来:跨平台、跨地域、跨语言。

科技带来的信息流动与集成,正给数据新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在“什么是数据新闻”这一篇章里讲到,20年前,数据或许仅仅是数字而已,它们最多被呈现在一张表格里,而现在,当所有信息基本都电子化的时候,当电脑程序可以帮我们运算并处理海量信息的时候,数据进入到记者写稿流程中的各个环节,而成千上万份文档中所隐藏着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更容易被挖掘和发现。

数据可视化亦是数据新闻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将枯燥变为有趣,将复杂变为清晰,正是可视化的美妙所在,而这与新闻界百年来的使命是一致的:将有用的信息更有效的传递给读者。随着可视化的发展,它已经不仅仅是华丽而讨巧的视觉展示,而已经越来越多的加入互动的成分,甚至如卫报般开放数据,让读者参与到制作过程中。在“展现数据”篇章中,提供了各个角度的数据可视化案例与思考,从设计到制作,从工具到互动,均有概括。

于从业者来说,最有价值的部分莫过于案例解析——从一天内完成的应用到历时九个月的调查新闻,从选举到腐败,从预算到水价,从国际大媒体到地方小媒体到公民记者,各种不同的背景与做法,深入肌理,令人叹服。与案例相辅相成的是“数据编辑部”部分,从机构的角度出发,去看数据新闻背后的团队、大脑及协作方式。

如果说计算机辅助报道已经过时,那么现在则正是数据新闻的黄金时代。下个月将在巴黎召开的全球编辑峰会将推出首届数据新闻大奖,今年奈特基金会的新闻大奖也以数据为主题。在这样的氛围下,《数据新闻手册》的推出,可谓恰逢其时。其中文版的翻译工作正在译言展开,有志者不妨一试。数据贫瘠的土壤,正是数据新闻未来的宝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手册中的经验与工具,在此方土地,相信必有可用之处、能用之时。

分页 Pages: Prev 1 2 3 4 5 6 7 ...40 41 Next